創新發展 超越自我——大友土地規劃與評估事業部風采
一拍即合
“大概的情況我剛剛已經說明了,你回去慎重考慮再做答復,但是有一點我必須說清楚,開弓沒有回頭箭,如果失敗,想要再回過頭來當評估部經理肯定是不行的。”說話的人是劉釗,大友評估公司董事長,坐在劉釗對面的,是時任評估四部經理的李鑫陽。那是2018年的夏天,雖然公司已經開展土地評估業務多年,但土地板塊當時還只是大友整個業務體系中普通的一環。身為土地估價師協會副會長的劉釗,敏銳地捕捉到了國土資源相關領域的微妙變化,并下定決心要將土地板塊獨立運作,從而迅速抓住稍縱即逝的市場機遇,對劉釗而言,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尋找一個有能力帶隊沖鋒陷陣的大將。“沒有什么好考慮的,我愿意!”出乎劉釗意料的是,李鑫陽一口就答應了,絲毫沒有半分的猶豫。劉釗不知道的是,這一刻,李鑫陽已經等了整整四年了,他敢于破釜沉舟,不留退路,絕非一時沖動,而是有所倚仗的。時間退回到2013年,當時的李鑫陽還不在大友公司,他從事土地評估行業已經整整5個年頭了,對個人成長和事業發展有著高追求的李鑫陽把目光轉向了行業的其他板塊。“大友的傳統強項在房地產評估業務上,這正好是我想要補齊的短板,同時大友也有很好的土地評估領域的資源和技術積累,如果下定決心要做,應該很有機會能做起來,我覺得這正好與我個人的發展目標吻合。”可以使自己的能力更加全面均衡,又可以讓自己先前的經驗有用武之地,這是李鑫陽選擇大友的主要原因。三年以后,李鑫陽就從一名估價師成長為了評估四部經理。“來大友公司我看重的并不是薪資,畢竟我在房地產評估領域經驗尚淺,但是我并不擔心,我很確信我很快就可以做起來”平時為人謙虛低調的李鑫陽,其實骨子里充滿了自信。
艱難的第一步
晚上八點的德昌縣火車站,太陽剛剛落山,一丁點夕陽的余輝勉強照亮著稀稀落落的人群。一列老式的綠皮火車緩緩駛出站臺。一名清瘦而精干的中年人拖著精致的皮質行李箱駐足在站臺上。因為時間倉促,沒能提前買到臥鋪票,超過十個小時的車程他幾乎是一路站著從成都來到了這里。劉釗顧不得旅途的疲憊,更顧不上欣賞周圍的風景,他此行的目的是突擊視察德昌縣土地增減掛鉤項目,這是土地事業部自成立以來接手的第一個重大項目。這將是土地事業部真正邁向未來的第一步,這么想著,劉釗沉穩地邁開了腳步。
同一時間,在距離德昌縣火車站20多公里外的一座大山里,已經是大友土地規劃與評估事業部執行總經理的李鑫陽坐在路邊的大石頭上,將手中最后半瓶礦泉水一飲而盡。跟他一起的還有總經理助理張陽和德昌縣項目經理吳正祥。說是路,其實不過是住在山上的村民日常上下山時踩出來的一條小徑,堪堪供一兩個人通行,滿是裸露的的石頭和雜草,一行人經過一整天數小時的跋涉,早已筋疲力盡,如今天色已晚,道路已經難以分辨,最后一個目的地的點點燈火依舊遙遠,在荒無人煙的大山中,對未知前路的恐懼感悄悄爬上了李鑫陽的心頭。“弄不好都要露宿荒山了,哪有心思想東向西的呢”每當聊起這段經歷,李鑫陽總是這樣略帶輕松的說到。創業的艱辛,未來的不確定,團隊成員的期望與挫折,李鑫陽一直以來都背負著這一切,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感受到恐懼并不可恥,每一次戰勝恐懼,內心都會更加強大。而那一天,那一刻,他也如同一直以來的那樣,把所有的不安深深地埋入心底,帶著團隊堅定地邁出了腳步。
成長與發展
“李總,辦公室的租約什么時候到期啊,照這個架勢,明年又得搬辦公室了,咱能不能大方點,干脆一步到位整個大的,不然每年搬家,太折騰了。”前來溝通工作的總部人力行政部經理陳泓志打趣到。李鑫陽笑道:“那是,必須的!”望著熙熙攘攘、熱火朝天的辦公室,李鑫陽一時間五味雜陳,因為只有他知道,一年前,當他剛剛搬進這個辦公室的時候,卻是另一番心態。
2019年10月,喬遷剪彩儀式結束后,前來道賀的主管單位領導和總部高管陸續離開,員工們依然沉浸在搬入新辦公室的喜悅中。望著嶄新卻略顯冷清的辦公室,剛剛被任命為事業部總經理不滿半年的李鑫陽犯了嘀咕,四排座位現在一排都還沒有坐滿,雖說自己堅信未來大有可為,總公司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但是目前所有的項目都來源于總公司或核心高管原有的客戶沉淀,自己的團隊只有技術人員,而且大多都非常年輕,經驗豐富的骨干屈指可數,各項制度和工作流程也尚未建立,自己真的可以帶領這支團隊開疆擴土嗎?
“李總,最近簽訂的規劃項目安排誰帶隊去做啊,項目經理們都排不過來了,要不您親自上?”事業部市場負責人陳奕帆匆忙的聲音打斷了李鑫陽的回憶。李鑫陽笑了,他已經半年沒有帶隊做過項目了,因為他現在早已不再是孤家寡人,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事業部不但組建了完整的技術、市場、研發和管理團隊,建立了完善的日常管理、項目管理、報告審查制度與流程,甚至還初步形成了階梯式的人才梯隊,事業部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就實現從總部輸血到自我造血的質變。業務也從前期以增減掛鉤為主逐漸發展到規劃類、評估評價類、測繪類三大業務板塊,涵蓋國土空間規劃、城鎮土地定級與基準地價、農用地土地定級與基準地價、征地區片價、標定地價、城市地價動態監測、社會穩定性風險評價、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城市行政區建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建設項目節地評價、耕地質量評價、不動產測繪、航空攝影測量等13個類型。服務范圍也從以成都周邊和涼山州為主發展到輻射覆蓋全川。“那就由我來負責吧,也不能脫離一線太長時間了”李鑫陽回答到。從事必躬親到指揮若定再到深入一線,李鑫陽的經歷,正是事業部“客戶需求-自身能力-客戶需求”的迭代成長歷程。
合作、分享與奮斗
站在一個長方形會議室的中央,項目經理朱廷夢正在給參會的縣政府各級領導做項目聽證匯報,自規局的局長提出了一個問題,朱廷夢的匯報PPT里遺漏了相關的內容,他想要在桌上的匯報材料中尋找答案,卻發現即便自己用盡全身力氣也看不清匯報材料中的文字內容,現場一片死寂,滾燙的汗水從朱廷夢的額頭上滴下……“叮叮叮~”突然一陣微信提示音響起,朱廷夢猛然從夢中驚醒過來。“得救了~”朱廷夢依然心有余悸,看了看手機,現在的時間是凌晨5點37分,自己竟然趴在辦公室的電腦前睡著了。這已經是這個月第五次通宵了,即使不通宵,也基本上是晚上兩三點下班,上一次周末休息已經不知道是多久以前的事了。桌上的瑞幸咖啡已經見底,這還是昨晚9點市場部的同事袁澤惠下班前買來慰問大家的。雖然十分辛苦,但朱廷夢的心里卻是暖洋洋的,整個事業部的全力支持讓朱廷夢有信心完成手頭這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坐在前面兩排的5個年輕人依然面對電腦堅持工作著,任勞任怨;另一名項目經理賈其茂在完成自己手頭上的項目的同時還專門抽空幫朱廷夢制圖;總經理助理張陽和1名市場部的員工已經下到攀枝花去協助收集資料了;李鑫陽幫助朱廷夢對所有的項目關鍵成果進行審核把關,并手把手地指導朱廷夢將手頭的三個項目具體工作分解到每半天,責任落實到人,以使得所有工作項目得以齊頭并進……
“吃了市場部同事那么多頓飯,現在怎么能不拼命呢?”當談起那段經歷時,朱廷夢感慨道,“大友公司一直以技術立身,作為在大友工作多年的技術人員,怎么能夠拖市場部新同事們的后腿!”這是以朱廷夢為代表的大友技術人的尊嚴,值得竭盡全力去守護。今年以來,事業部組建了全新的銷售團隊,并且調整了營銷策略,到了下半年,努力逐漸開花結果。每一次有人簽下新的項目,團隊都會為他敲鑼慶祝,總結經驗并分享喜悅,而市場部的同事也毫不吝嗇,不管是誰獲得簽單獎勵,都會拿出來請全員吃飯或者喝下午茶。
年輕的土地事業部經歷磨練,已經逐漸擰成了一股繩,他們不但在傳統業務上追求精益求精,在航飛測繪、三維建模等新賽道上潛心沉淀,更是主動承擔省自然資源廳、各級自規局的新課題研究,他們既然選擇了創業,就不懼辛苦與挑戰,只有迎難而上、創新發展、超越自我!